顶点小说 - 经典小说 - 明末一小兵在线阅读 - 第六十九回 殺!殺!殺!

第六十九回 殺!殺!殺!

    

第六十九回 殺!殺!殺!



    自那日林中小屋一場激情,從此他對海倫迷戀到無法自拔。

    轉眼史密特任期日將至,曹英趕緊親自登門向他提親,希望能將海倫挽留下來,這史密特夫婦本個性就十分開明,便親問海倫意見。只見海倫臉上不住的流淚,但仍咬咬唇,勇敢的點了頭。再遣派吳程、卞文護送史密特回國,順便向德意志帝國採買已幾無庫存的彈藥。

    幾個月後,新宮殿修補、重建逐次落成,顏碩便敦請盡快回鑾,大英七年七月初七,曹遂率文武百官及家眷侍從還都,新的宮殿名群英殿,位於蘭州城北,規模稍大於清的盛京皇宮,但略小於紫禁城。

    又經過了半年多的休養生息,曹軍已增為十萬人,國庫藏銀再增一千萬兩,快速回復帝國戰前一半國力。

    但這時野心勃勃的清軍並不給他太多喘息機會,於八月十八會集十萬大軍,誓師西征。聞知消息後,曹立刻著手準備抗戰事宜。

    這次他決定先發制人,不等清軍來攻,半路便要將其截殺。但大英國一次能派出的最大兵力僅為十萬餘,雖有較精良之武器,但面對節節勝利、氣勢如虹的清廷部隊,如何能以寡敵眾呢?真是令人傷透腦筋!

    曹軍九月初一出陝,連獲三捷,幾日後即在陝北正遇多鐸率領的十萬大軍,雙方立即擺開陣勢,一場鬼哭神號的大戰瞬即展開。

    此戰與上回略有不同。

    當時清軍連連大勝,難免將驕兵墮,以致沒有太多軍事佈陣便直闖曹營,而曹軍好整以暇在陣地等待十餘天,所以能造出更有利陣地,但今番兩者狹路相逢匆匆接戰,佈陣時間極短,曹軍只能用當地枯樹枝纏上鐵絲做出最簡易的拒馬,甚至沒時間去挖出陣前壕溝。

    兩軍交戰,多鐸一聲令下部隊迅往前衝,曹軍見前方馬聲雜踏、旗幟飄揚,隨即砲彈槍火齊出。但令人不解的是聲音越來越大、旗幟越來越多,但清軍卻越行越慢,見情勢不對,曹立刻喊停,這多鐸看來並非真的想攻,只是純粹要消耗曹軍的彈藥罷了!

    清軍見曹不再開火便也逐漸安靜下來。

    不久曹軍的後方也同樣吵雜起來,因前次教訓,曹嚴令軍士近到百尺再開槍,砲也要近到五百尺再發,不出所料多鐸的軍隊依舊不肯快步前進。

    雖然兩次清軍都是虛攻,但實已將曹軍包圍在陣地中。

    天一黑多鐸立即下令砲火從四面八方猛攻曹軍陣地,情況危急,看來眼前唯有突圍一途否則必被清軍全殲。但這次曹不像從前那樣四面突擊,而是下令只向東方打,其餘三面全部放棄。

    此舉出乎多鐸意料之外,他原想曹最有可能向西回跑,故佈下五萬重兵;往南的鄂北山區也是曹軍的地界,所以佈下二萬大軍;往北是黃河天險,不可能,只佈兵一萬;多鐸心想:若曹軍往東突圍,回程的路已被清軍斬斷,曹軍豈不成了孤軍,斷不可能,故只佈萬餘步兵。偏偏曹的數萬大軍卻只向著東方打,所以很快便突圍而去。

    曹軍打破東邊防線後立刻重新整隊,原地佈陣。

    這點更是大出多鐸意料,以他十數年與漢人作戰經驗,漢軍突圍後哪次不是落荒而逃?豈有再回頭打的道理!

    多鐸倒也鎮定,不愧是多爾袞之下滿族的第一名將,他見曹軍在東方徘徊不去,倒也不急著追打,反而也在原地佈陣起來,打算阻斷曹軍西歸之路,他判斷曹軍匆忙東去糧食必定極為短少,不必太久必會到處打糧,到時再狠狠從後斬殺一番!

    如此一對峙,兩軍竟都三天不動!曹軍其實只帶兩天乾糧而已,因此曹與軍士約好三天之期,三天後清軍若不動,曹軍立即展開攻勢。

    眼看三天約定已到,曹便要下令攻擊,中司令蘇藹突跪於面前道:

    『請大王再堅持幾天,我軍無糧,清軍的十萬大軍被我阻斷亦不可能有糧?如今陣地已佈好,壕溝已挖深,棄之太可惜,何況此刻清軍必是嚴陣以待,我軍若冒然進攻必被多鐸所趁!』

    曹一聽有理,便問:『如今糧食已無,蘇司令不讓我攻,我軍該何去何從?』

    蘇藹臉一沉,眼睛射出寒光,斷然道:『殺馬!』

    曹心想:也別無他法了。便下令殺馬!

    此次東征共帶騎兵三萬,一匹馬約可供養一百人,曹軍一餐便要吃掉一百匹馬,第一次吃生馬rou、喝生馬血,曹軍多數人嘔吐不止,但為打贏這場戰爭人人咬牙苦撐!

    多鐸的確已無糧,而滿人素來愛馬如命,更不可能去殺馬,軍士們便開始吃樹根;吃野草;最後甚至吃起泥土來。多鐸無奈,第五日深夜即下令大軍往曹營全面殺來。

    曹千盼萬盼的時刻終於來到。

    當夜多鐸大軍蜂擁而來,他依然極為謹慎,令槍兵等敵近前再打,但清軍這回出動的卻是整整十萬的兵,等進到一百多尺時曹軍才火力全開,已趕殺不及,讓十萬兵破壞拒馬攻進陣來,幸好曹軍利用這幾天兩軍對峙時挖出條丈許深溝,清軍夜黑不察,加上後面推擠,眾人紛紛跌落其中,稍稍延緩攻勢。

    槍兵趁機火力猛攻,將從壕溝爬起的清兵盡皆掃除,但清軍人數實在太多,曹見槍兵陣已被逼近,急令全員後退,由騎兵押上前去迎敵,由於上波與多爾袞對陣時騎兵慘被清軍全殲,這次遂改令騎兵一口氣跳過壕溝衝破清軍陣地再回頭殺,而這頭槍兵、連弩兵繼續朝敵開火,但為防自己人互射,槍兵本是跪射全部改成臥射,如此兩面夾殺清兵,將其幾乎殺盡,最後僅餘兩、三萬人趁亂東奔西竄逃離戰場。

    一番廝殺後曹軍彈藥已所剩無多,軍士也已死亡近半。

    而多鐸卻仍有萬餘騎兵。

    多鐸先等待片刻,見曹軍的佈陣已被其步兵殺亂,大喝一聲:『殺!』鐵騎齊出,聲勢足可憾動山河!

    曹見狀速命砲彈兵全面發射,其它軍士迅速回整隊型,準備與清軍進行最後決戰。

    槍兵則極有耐性等清兵近到兩百尺才開火。清軍的騎兵行進速度快過步兵許多,兩百尺距離三兩下便踏將過來,曹再命槍兵和連弩兵後退,由騎兵先與之交戰,騎兵領命立即快速衝破清軍隊伍,再回頭殺,但清兵人數實在大得太多,剩下的騎兵一下子全被多鐸吃掉,多鐸再領著騎兵全力向曹軍後方陣地衝,不久槍兵、連弩兵的子彈和弓箭便全用完,現在只好和清軍展開近身rou搏戰了,此時雙方人數清軍略多於曹。

    此時只見曹軍的槍兵、連弩兵和砲彈兵人人從後背包中拿出折疊長矛展開反擊,此長矛收起為五尺,展開卻可達十五尺,往多鐸的騎兵迎面便刺。

    須知若騎兵追來我軍膽卻往後跑,立時便會被從後趕上,然後一刀一個被殺個乾淨,但若使用長矛面對面互刺勝算卻不小,多鐸騎兵衝進到陣前,抽箭發射已是不及,只能在馬上用刀對曹軍亂砍,但長矛有距離優勢,可順利將人從馬上刺落,清軍騎兵雖略多卻始終佔不到上風,照以往對戰經驗此時該下馬一手抓住曹軍的長矛,一手再用刀將其砍殺。於是多鐸令全軍下馬,準備一舉將曹軍全滅。

    不可思議的狀況這時發生了。

    只見曹軍人人從腰間拿出一圓筒對準清兵心門就射,清軍立時斃命過半。

    原來這是他令能工巧匠所特造的保命暗器,這暗器針頭上塗有毒藥,但非正中心門不可,若只中手腳則藥效發作較緩慢,曹軍人人配有一發,只能使用一次,故非得等到面對面廝殺否則絕不使用,曹軍見清軍下得馬來將自己手中長矛挾住,順勢便要拿刀往下砍,此時敵人正門大開全無障礙,曹軍拿出暗器便射,清軍於是紛紛命喪針下!

    多鐸見兵數漸少,勝利無望,一聲長嘆後道:『快撤!』迅帶部隊往東南去。

    正當曹軍歡慶勝利,雀躍不已時,東北方突然飆出一隊人馬。曹大叫:不妙!急令所有軍士搶馬快跑。

    原來是多爾袞率軍來援。

    曹軍數千軍士人人瘋狂搶馬,但在戰場奪馬哪有這般容易?最終曹軍只剩百餘騎順利奔回蘭州城內,其餘全在沿路上被多爾袞軍隊無情宰殺。

    原來前番多爾袞兵敗於曹的援軍,如今也想來如法炮製一番!

    入城後曹速令城牆上的守軍將砲彈往追來的清軍射去,而這多爾袞本是為打援而來,所帶糧草無多,故在關前徘徊半日即走。

    經此一戰曹的十萬軍士幾已全滅,也把所帶西洋武器輜重全部留在戰場,隨被清軍所奪,多爾袞得到此批武器後大喜過望。

    曹的軍士傷亡大半,武器又幾全失,帝國陷入空前危機,所幸清軍受傷亦重,兩國暫時尚能相安無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