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- 经典小说 - 指尖烫(古言1v2)在线阅读 - 红酥手

红酥手

    

红酥手



    天上溶溶月,地上淡淡光。更深漏断,万籁俱寂,唯有风过庭树时的沙沙低语,衬得这夜愈发深沉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府西跨院的一隅,疏影轩的临窗雅舍内,唯余一盏青灯兀自燃着。暖橘色的光晕如融化的琥珀,流淌在紫檀木书案上,浸润着摊开的厚厚账册,也勾勒着伏案女子的轮廓。

    卓青薇埋首案前,纤秀的指尖正掠过一行行墨字,笔尖悬停时,便是她在凝神细算。

    她穿着一件家常的月白色素绫窄袖褙子,领口处两粒盘扣微松,露出一截细腻如瓷的颈项。鸦青的长发松松绾了个髻,斜簪一支白玉素簪,几缕碎发垂落腮边,随着她专注的呼吸微微拂动。

    室内静谧,墨香、纸香与案头一小盆文竹的清冽气息交织。

    腕间传来一阵细微的酸胀,她“嘶”了一声,停下笔,眉头微蹙。

    一只修长如玉的手,便在这时从她身后伸了过来,轻轻覆上她微凉的手腕。指腹带着薄茧,力道却拿捏得极好,不轻不重地按压着她腕间几个xue位,手法熟稔。

    “亥时三刻了,”   温润清朗的嗓音在她耳畔低低响起,气息温热地拂过她耳廓,激起一阵细微的酥麻,“再看下去,仔细明儿眼睛疼,又要嚷着头晕了。”

    卓青薇没有回头,紧绷的肩膀却悄然放松下来,连带着心口也微微一暖。

    她唇角微弯,像初绽的梨花蕊,开口时带着不自知的娇慵:“就快好了,表哥。今日新到的几匹浮光锦,账目得对清楚,明日才好与江南的客商结算。”

    霓裳阁的名声,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。

    孟知白已换下白日里会客的锦袍,只着一身天青色的细棉直裰,更显得身姿挺拔如竹。

    他站在她身侧,一手替她揉着腕子,另一手则稳稳地持着那方沉甸甸的龙尾砚,墨锭在他指间无声地打着旋儿,动作行云流水,烛光将他俊逸的侧影投在身后的粉壁上,轮廓分明。

    “霓裳阁有你这个‘青娘子’坐镇,便是铁打的招牌,何须这般事必躬亲?”   他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,声音里含着笑意,眼底却沉淀着化不开的忧色,“只是再要紧的生意,也重不过你的身子。六年前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话没有说完,但两人心头都像被同一根细针轻轻刺了一下。

    六年前的那个寒冬,风雪漫卷官道。

    卓青薇的父亲卓逸风,是江南临安府有名的儒商,为人豪爽重义,兼一手鉴赏丝绸的绝佳眼光。母亲孟沁更是师传自丹青妙手的鼎鼎绣娘,一手点翠针法冠绝江南。

    夫妻恩爱,琴瑟和鸣。

    那年,他们运送一批丝绸与孟沁精心设计的绣样进京,意欲在京城打响名号。

    官道迢迢,风雪如刀。行至北地险峻的落鹰峡时,却遭遇了一伙穷凶极恶的山匪。护送的镖师死伤殆尽,父母也双双罹难。

    随行的仆从拼死逃回临安报信,已是半月之后。消息传回卓府时,刚过十一岁生辰不久的卓青薇,正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簇新袄裙,在暖阁里描红。

    噩耗如惊雷,她手中饱蘸朱砂的笔在纸上洇开一片刺目的红,宛如心头滴下的血。

    一夜之间,天地倾覆。她从父母掌上明珠,变成了伶仃孤女。

    幸而,远在京城的舅舅孟元梁,时任礼部侍郎,得知meimei妹夫惨死,外甥女孤苦无依的消息,立刻遣了得力家仆,顶风冒雪,千里迢迢奔赴临安,将她接进了孟府。

    彼时,她裹着素白孝服,怀里紧紧抱着母亲留给她的丹青绣谱,踏入了这雕梁画栋、仆从如云的孟府。

    迎接她的,是表哥孟知白。

    十二岁的少年郎,已初具日后温润如玉的雏形。他穿着簇新的宝蓝锦袍,站在正厅洒满阳光的回廊下,眉眼清亮,气质卓然。

    见到裹在斗篷里的她时,他主动上前一步,牵起她冰冷僵硬的小手,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:“薇meimei,别怕,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,我是你表哥孟知白。”

    舅母苏芸,出身清贵翰林之家,仪态端方,虽待她不算十分亲昵热络,却也周到和善,衣食住行皆按府中小姐的份例供给,未曾苛待半分。

    舅舅的庇护,舅母的周全,表哥的温暖,让她在这陌生的深宅大院里,一点点重新活了过来。

    四年光阴,如檐下滴水,无声流过。

    昔日惶恐不安的小孤女,已悄然褪去青涩,抽枝拔叶,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。

    及笄礼后,舅母提议让她在府中安心学习中馈,静待议亲之时。卓青薇却盈盈一拜,婉拒了这些:“舅母慈爱,青薇感念于心。然父母遗志,不敢或忘。青薇在京中开一间小小绣坊,一则承继母志,二则不负舅舅舅母多年养育之恩,三则…也为自己谋个立身之本。”

    舅舅孟元梁沉默片刻,最终点头应允,甚至暗中给予了不少方便。舅母苏芸虽觉此举略有不妥,但见她心意已决,也并未过分阻拦,只嘱咐需谨守本分,莫要失了孟府体面。

    于是,在繁华喧嚣的朱雀大街旁,一间不大不小的门脸悄然挂上了“霓裳阁”的牌匾。那字,是孟知白亲手所书,笔力遒劲,隐有风骨。

    阁如其名,卖的是卓青薇亲手设计的衣裳鞋袜和绣品配饰。

    儿时跟着父母走南闯北,她也算见识过不少名山大川的浩瀚风光与各地风物。她深谙京中贵妇闺秀们既要华美端方、又要别致脱俗的矛盾心思,将江南的婉约细腻与北地的端丽大气巧妙融合。

    一件看似寻常的月华裙,裙摆处用同色丝线绣着暗纹,行走间如水波荡漾;一件素雅的褙子,领口袖缘镶嵌的却是她独创的,用细如发丝的银线盘出的缠枝忍冬纹,阳光下若隐若现,低调中尽显奢华。

    更不必说那些别出心裁的绣鞋荷包,罗帕香囊,或取意水墨山水,或撷取花鸟虫鱼之趣,针法多变,配色雅致。每每推出新品,总能在京中引起一阵新风尚。

    不过短短两年光景,“霓裳阁”和幕后神秘的“青娘子”名号,已在京城的锦绣堆里悄然传开。

    这不仅为她带来了可观的进项,更在无形中,成了独立于孟府之外的依仗,让她在这深宅里,呼吸得更为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