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小陈去父留子b线完
如果小陈去父留子……b线完
陈希和在移植仓里生活32天。 那个房间不算小但医疗设备很多,每天和外界的直接接触就是小圆窗口投递食物,身体极度痛苦,精神略有无聊(周叔叔给她找的文娱作品真不错,好看!)mama每天给她打视频,给她讲各种好玩的八卦资讯,鼓励哄劝她配合医生治疗。 周叔叔来玻璃窗前看过她两次。第一次是和mama一起,mama和她隔着玻璃窗打语音,他就在一旁杵着,偶尔mama快哭了,他就揽着mama肩膀,接着话茬和她聊天。第二次他是单独来的,和陈希和大眼瞪小眼,他冲她做了个难看的鬼脸,走了。 陈希和不是傻逼。她没生病时和周叔叔长得特别像,浓眉大眼高鼻梁,很英气俊俏。 没生病的前十二年和mama度过,觉得很圆满,她爱mama就像mama爱她。 mama要上班,她要上学,mama有樊云叔叔贝贝阿姨等很多好朋友,她也有自己在学校的小闺蜜小男友。她们没有任何秘密,包括“爸爸”。陈希和四岁时知道她生物学父亲姓周,曾经是mama一个朋友,现在在华国。这就够了,她没有更大兴趣,不觉得这是个重要的事。 但她得承认,她妈觉得这是挺重要的事。mama和周叔叔的羁绊比她和周叔叔深,那是她不知道的久远故事。 偶尔,陈佳辰半夜坐在书房翻电脑,不开灯,屏幕上一张一张划过男人的照片,十多岁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都有。单人的,集体的,甚至婚纱照,但就是没有mama和他的合影,一张都没有。谁知道这是咋回事?mama前后谈过两三次恋爱,都挺甜蜜的。 中年人的世界拖泥带水,缺少干脆利落的美。希和理解尊重不祝福。 陈希和是个小孩子,被陈佳辰保护得太全面的新生儿,如果不是生病,她的生命就只有爱和美。这个世界的底层运行法则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陈希和是纸上谈兵,她的任务是生命保卫战。 没有出现不植活,也暂时没啥了不得的并发症。陈希和出仓后转普通病房躺了个把月,然后出院了。 如果这是童话书,可以到此结束。 每周要查血,每个月要做骨髓穿刺腰椎穿刺,每三个月要住院接受防复发治疗。小和的各项指标在正常异常左右弹跳,求生意志也很难说坚定,万里长征才走两步而已。 母女住进一个新房,八九十平,一厅两室。小区设施挺老的,好处是离医院很近,复查方便。 陈佳辰近一年肯定回不了米国,周从嘉则建议她把战线再拉长一点,三年五年一点不过分。一般来说,什么肿瘤五年不复发都可以看作治愈了,白血病也一样。 陈佳辰满心牵挂着女儿的安危,时不时还要强行切割出一些精力处理家里的烂摊子,米国的工作和男朋友早就无力敷衍抛在头后。 周从嘉敷衍欺瞒搪塞冷淡他老婆,她不问但大概能感受到,当然也感到无地自容。 但她太忙太累,要考虑的事情太多,羞愧歉疚的情绪一下子就被新一轮考验挤走。 周从嘉主动要帮她,她怎么可能不要?他只是要她的身体,她为什么不张腿?等小和平安了,请上帝审判她的罪孽,给予她最沉重的惩罚。 酒店、车后座、新房卧室、周从嘉在京市其他的寓所……被强制剥掉所有尊严的时刻,陈佳辰难免叩问自己:她对周从嘉的有求必给、百无禁忌,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,是不是也饱含她的情欲和期待?她再次无地自容。 她毕竟不是十八岁,也不是二十六岁,绝对不会再问:我们到底算什么? 看他的眼神就明白了,她是他荒芜乏味的精神世界里投下的一粒石子,让他重新忆起他那因逝去而贵如黄金的青年时代,勾起他很久未曾体验过的种种复杂情绪。他喜欢身心这种陌生的激情,等这种感觉对他的刺激消失了,陈佳辰就可以爱去哪去哪。陈希和对他算什么呀,一个将死之人。 rou体亲密无隙的接触容易激发人的示爱欲。 陈佳辰在他身上颠簸时,必须分出的大半意志力去控制自己的语言中枢,不要哭,不要说可笑的话。 但周从嘉就不一样了,他是上位者,有资格口无遮拦。他想她,他喜欢她,他爱她,他恨她,他爱她的唇,她的眼,她的手,她的乳,他要她说爱他,他要她说这些年她一直在想他,他要死在她身上,他要她不许穿衣服,他要她不许回米国,他要她哪里也不许去,他要她再给他生两个孩子。他提上裤子就可以和他老婆打电话,给他孩子隔空指点家庭作业。 周从嘉不用考虑他那些话激起陈佳辰何等强烈、持久的痛苦。 她感激得涕泪交零,她没办法。他给她钱但都是一小笔一小笔转过来,希和的很多证件都在他那里,希和从前到后用到的各种资源都是周从嘉在牵引,家里很缺周从嘉的几句话、几个饭局…… 她是被攥住了顶线的风筝,事实很明显,他既然可以给那也可以收走。 不要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。把注意力集中在周从嘉的日程表,下一次复查时间,医生的言外之意,银行账户的余额,家里人的暗示…… ……希和的紫癜,希和的皮疹,希和的血液,希和的肺,希和的肝脏,希和的肠胃…… 陈佳辰从浴室出来,周从嘉已经睡着了,她摘掉他的眼镜放在床头,掀灭床头灯,也上了床。明天是检查日,要早起。 暂时先这样吧。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