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譬如昨日死(9)
第四十一章 譬如昨日死(9)
方靖成扑到景王脚边:“冤枉!这确是我生辰时外祖家所赠,但我根本没用过它!绝对是有人嫁祸!” 小厮抖如筛糠,磕头如捣蒜,哭声凄厉:“是……是五殿下做的!小的家人都被扣着,若不从命,便要他们性命……小的……小的实在不敢不从啊!” 方靖成急得声嘶力竭:“你胡说八道!我何时命过你!” 小厮又说:“之前的流言……也是殿下散的!说是七殿下劝王后促成大公主的婚事……要挑拨大公主与七殿下的关系……” 他越说越激动:“刚才……刚才……五殿下想去找大公主,听到大公主和二公主的谈话,知道大公主怀疑起之前的流言,委托二公主去探寻真相,五殿下这才取走长刀……!” 这一句话,院子里骤然死寂。 景王猛地踢了一脚方靖成:“你居然敢害你弟弟meimei!” 方令仪猛然看向方靖成:“你为何要这么做!” 方靖成脸色比雪还白:“父王!大姐,不是我!我真的没有!” 他声嘶力竭,声音都破了音。 “够了!”方至襄冷声打断,目光如刀,“五弟,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?人证、物证俱在,你还想推给谁?” “我没有——!”方靖成眼眶赤红,像是被逼到绝境的野兽,嘶吼得喉咙都沙哑。 “你……”方敬止泪水滚落,“五哥,你怎么能对二姐做这种事!” 方戢上前抱拳道:“父王!无论是谁,伤害二meimei都该立刻缉拿问斩!” 方良眉头深锁:“父王,这小厮招得太快了,还需要再严加审问。” 方修远垂眸,叹息到:“五弟,你糊涂啊。” 他环顾一圈,眼神冷得像是要将人活剐:“够了!司寇在哪里!” 一名身着青衣的官员应声出列,俯身叩首。 “将小厮与方靖成押下,严加审问。不得有半点疏漏,若有虚言、冤屈,孤要第一个问你!” “诺!” 司寇高声应命,将二人带下后,便在东廊设下临时审讯所。案前灯火彻夜不熄,一炷香接着一炷香燃尽,血腥气混着纸墨焦糊味,在空中盘旋不散。过了半个时辰,几个仵作由侍卫匆匆带来检查伤口。 王上留在正殿,几位皇子也不肯离席,始终守在外间候着结果。 夜过三更,方靖成已浑身是血,仍嘶声喊冤。 小厮却供词坚实,连着三次审讯皆无破绽。 司寇神色沉凝,片刻后起身入殿跪奏:“禀王上,臣已请太医验伤。方二公主一身两处致命伤,其一为右膝关节后侧,另一路径自左颈斜至锁骨,刀刃深及要害。刀口弧度、长短、刃面宽窄,均与之严丝合缝。此刀为本案凶器,确无疑义。” “此刀原为五殿下生辰时所受之礼,五殿下喜爱不已,常常带在身边。” “且今晚,小厮供称曾见五殿下自内殿取刀,藏于袖下。臣等审问数次,其供词与实物高度吻合。” “臣等虽不敢妄下结论,却以为此证据已足成案,望王上明察。” 景王脸色阴沉似水,手指在膝头轻轻叩着,连声冷笑:“好、好一个兄妹相残!” 方靖成跪在地上,满脸血污,双唇发颤:“父王……孩儿真的没有……真的没有……” 景王却已不再听他言语,只抬手下令:“来人。” “在!” “褫夺方靖成侯爵之位,削除宗籍,幽禁元和殿,永不得出。” 话音落下,殿内惊然。 幽禁宫中,实为废黜。除名宗籍,更如斩断血脉。他虽仍是王子之身,却再无名分,再无未来。 方靖成整个人瘫倒在地,嘶声大哭:“父王!真的不是我!父王——” 无人再应他。 一队内侍进殿,押着他如死狗一般拖了下去,哭声远远传出殿门,又被风声卷走,只余那一室红烛未灭。方令仪面无血色,几位皇子亦各有神色,谁也未说话。 自方清徽遇害后整整一年,这件事已成为几个小辈心中的痛。 更令他们感到难过的是方令仪也没能熬过这一年,病死在许司徒家中。王后本就病重,接连收到两位公主逝世的消息,更是卧床不起。 直到第二年开春方行昭封侯,王后才好了一些,却也没有再撑多久,短短一日便长眠不醒。 皇帝辍朝七日,举宫缟素。 时至今日,九子已各有不同的道路。 方良、方至襄先后完婚,依例于成婚当日出宫开府。 方良私下礼交典事、官员之流,暗中收揽吏才士人。方至襄则常入兵署,与数位将领往来,图结私谊。 方戢自册侯以来便志在军旅。他自请西征,从军赴西境,常年不归,仅于祭日遣信入京。 方靖成因弑亲案被废,剥爵削宗,幽禁元和殿,终身不得离步。 方修远在朝堂上逐渐向方至襄靠拢,共同抵抗方良。 方敬止拜命为军议所判事郎,亲聆机密、执笔草策,朝中皆道其将来不凡。 方行昭自封侯后就开始入朝,已屡次在殿议中锋芒毕露。 昔日九子夜游,宫道回响笑语未绝,如今朝堂争锋,皆为身后高台一席。天子在老去,储位未定,局势渐起波澜。 又过一年,秋意正浓,原野苍茫。 猎旗高悬于郊外营地之上,满营甲士整肃森然,弓弦铮然,战马嘶鸣。 方行昭策马立于景王身侧,年仅十六,身量已挺,衣袂翻飞,鬓发微乱。他手执缰绳,目光望向前方丛林,神色澄澈如镜。 老大方良居中统领,身着玄青猎甲,腰悬佩刀,气度沉稳。方至襄则略偏后位,眸光锐利,周身仿若笼着一层杀气。方修远笑意温和,眉眼含春,跟在方至襄身侧。 “诸位小心些,此番猎地外围虽经军士封控,然野兽多有潜伏。”方良一声令下,猎骑依序出营。 林深处杀意藏,马蹄声碎碎如鼓。日影西斜,数头猛鹿已中箭落地,方敬止挥弓如神,连发三箭皆中要害。 方行昭和景王说了一声便骑马穿林,往东北角疾驰而去。那里地势幽僻,草木繁密,鲜有人至。他策马穿过溪涧,衣袂翻飞间,整个人仿佛都轻盈起来。 他飞身下马,将缰绳系于树枝,独自一人沿小道而行。 落叶层层叠叠,踩上去窸窣作响,鸟鸣声声应和着风的回响。 他一边走,一边低头捡起一块鹅卵石,随手朝林间掷去,引得树上一排鸟惊飞而起。 他轻笑一声,拔下背后弓箭,转而又放下。 他继续往林深处行去,阳光自枝桠间洒落,斑驳光影落在肩头。他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,只觉得胸中积郁一扫而空。 没有朝堂,没有兄长们的对峙,没有眼神中的试探与拉拢,也没有夜半灯下的奏章与诡谋。他不是王子,也不是储位之争中的潜在猎物。 他只是一个人,一个能自由地在山林中奔跑、摘果、拾叶、吹口哨的人。 他踢翻一堆落叶,从中跳出一只灰兔,方行昭一愣,旋即笑弯了眼:“你也出来透气啊。” 他目送那只小兔逃入林间,随后仰头望着阳光在树叶间晃动。 那一刻,他什么都不想,只觉得自己像回到了儿时。那时他们九人尚且年幼,夜里偷偷翻墙跑到御花园里玩“藏猫猫”,谁也不知什么是“朝堂”,什么是“继承人”,什么是“宗法制度”。 他越走越深,两手插在袖中,像是年节出门闲游的公子哥儿。踢着脚下落叶,碎响声层层叠叠,仿佛奏着秋林间独有的乐章。 一丛树枝挡在眼前,他抬手撩开,竟看见不远处溪水潺潺,水中倒映着湛蓝天空与斑驳树影。他跃下石坡,走到溪边,脱下手套,将手探入水中,冰凉清冽,沁人心脾。他甩了甩水珠,仰头看着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水面,浮光跃金,恍若梦中。 他拾起一根枯枝,随手在泥地上画画,又哼起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小调。 没有尔虞我诈,没有兄弟阋墙。 只有林风与他并肩,溪水在他耳边絮语,秋阳将影子拉得悠长而温柔。 这才是日子,这才像活着。 他正打算顺着小道继续前行,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破空而来。 “七殿下——!” 方行昭猛然回身,看见那侍从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来,脸色惨白如纸,嘴唇哆嗦:“不好了……三殿下负伤昏厥,被送回营中了!” 那一瞬间,整片山林都仿佛静了。 方行昭怔在原地,像是被人从梦中唤醒。他眸光骤冷,原本还带着光亮的神情倏地沉了下去,仿佛连整个人也随着风停了。 “……怎么回事?” “说是……流矢误中,伤口极深,大殿下让人快快唤您回营……” 他让传令的侍从先返回大帐,自己步行回到系马的地方,一路上,他止不住地去猜究竟谁是幕后主使。 直到他进入大帐见到他曾经最依赖的哥哥们互相指责的场面,他突然明白了。 伴随着成长而来的是永无止境的分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