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二章
第二百四十二章
二百四十二、 “你认识?” 颜子衿沉默,她如何不知江南杨家,据母亲说,颜家曾有一个姑母早早地嫁去了杨家,因得两家隔得远,而杨家之人又是江湖名门,家里人多是混迹江湖,便不常与颜家接触,但有时两家也会派人走动一番,联络下感情。 杨家先祖原是朝中学士,偶得了一份机缘,便辞了官远遁江湖,靠着一门易水剑法逐渐发展壮大,门内弟子大多游历八方,秉承门规行侠仗义,所以在他人口中也得了一句“名门正派”。 可是在颜子衿五岁那年,杨家便不知为何被仇家寻上,一夜之间,尽数灭门,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,交好者执意追凶不得结果,交恶者更是极力撇清非己所为,颜家得知此事,也曾派人打听,最后也不知是何人为之。 后来颜子衿七岁时,父母两人外出游历,回来时救下一名孤女,最后留在颜家当了秦夫人的婢女,负责照顾年幼的颜子衿,众人不知她的名姓,只以“玲珑”二字唤她。 “可、可是……”颜子衿结结巴巴半天,却始终说不出下一句话,在她眼中玲珑虽然从不与她说起自己以往的事情,只说自己曾是江南人氏,然而颜子衿却始终从未将其与杨家联系起来。 “你不知道?”长公主见颜子衿这样大的反应,开口反问道,颜子衿连忙摇头示意自己自己也是头一次知晓。 “大概是不想让你吓到吧,你那会儿也就几岁,十岁左右?”长公主推了推时间,感叹地开口道,“灭门、灭门,这样恐怖的字眼,她那样的人怎会愿意让你听见。” 杨琬之,或者说玲珑找到长公主那天,苍州下着蒙蒙细雨,但虽说着细雨,可要这样冒雨走着,没多久便要湿了头发。 玲珑来时浑身湿透,策着一匹白马,面容憔悴,整个人像个纸美人般,仿佛下一秒就要碎在地上,她叩响了绣庄的门,还不等周娘子她们打开门问起缘由,玲珑便晕倒在她们怀中。 “周娘子她们请了大夫,发现她受了风寒,又得了寒痨,许是风雨兼程赶来,在途中染上后并未及时医治,本想等她好了再问,可她却挣扎着要见我,说她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。” 那一夜玲珑跪在长公主面前,将杨家灭门的经过一一说明,字字泣血,句句惊心,最后又将皇后娘娘的令牌奉上,这才说自己是奉颜家与皇后之命来的。 “我虽在苍州,但颜家的事我那时也知晓,心里大概也猜出来幕后是谁的手笔。杨琬之找到我,她说颜将军虽身亡,但长子与妻女皆大难不死,此仇当报,而那些人自然也不会就此罢休,她想着若是还留在颜家,恐怕会拖累你们。”长公主说着,又拿了茶碗替颜子衿另倒了一碗热茶,“那时你哥哥已经下了决心,要报仇,他便无法置身事外,于是皇兄他们想着等你们送灵回来后,让他来见我一面,但那时颜家在京中根基不稳,他若走了,你们孤儿寡母在京中也不安稳。” “所以这个时候,玲珑jiejie便来了。” 听起长公主这样说,颜子衿想起来玲珑说着要去探亲正好是这段时间,那时颜子衿不知道她为何忽然要去探亲,自己也意外玲珑何时又有的家人,只是那时秦夫人和颜淮都同意,也没去多想。 玲珑走时只带了几个人,颜子衿还特地去送她,玲珑只是最后临走时摸着她的小脑袋说:“好锦娘、乖锦娘,即使我不在,你也要好好的,长命百岁、平平安安。” “呜——”一时间难以抑制住心里的悲痛,颜子衿捂住嘴,眼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,即使她知道在长公主面前这样实在失仪,却实在难以抑制,只觉得双眼又热又酸,实在疼得难受。 长公主也不急着说话,等到颜子衿哭久了,稍稍平复下来些后,这才继续开口:“那些人得了消息,虽不知是何人,但还是顺着寻来,杨琬之生怕因此被发现与颜家有关系,便弃了同行的人,自己独自一人前来找我。” 玲珑只在绣庄待了一晚上,将东西交给长公主后,又连夜策马离去,那些人追上来时并不知玲珑已经与长公主见了面,等他们追上玲珑时,她已经病入膏肓,被好心的医者救下,用药汤吊着命。 “他们没从玲珑身上找到想要的,以为是自己大惊小怪,又怕被人发觉,只得悻悻作罢。” 后面的事情颜子衿已经知晓,颜淮得知玲珑病重的消息,秦夫人命他赶去接她回来,可还是迟了,等到颜淮寻到玲珑的所在时,香魂已逝。 “我所知的只有这些,其他的事你只能去问颜淮。” “玲珑jiejie交给您的,是什么东西?” 见颜子衿终于提到自己想要的,长公主脸上笑容更盛,她坐直了身子看向面前的人:“我想你已经见到了。” “殿下给我的那副《万寿图》,虽然经过无数人的手,但针法却是一样的,不过是粗糙与否罢了。而那针法,我只在玲珑jiejie手里见过。” “是,杨琬之那天交给我的,除了皇嫂给的令牌和颜淮的亲笔信,便是那套针法,她说颜淮既然信我,她自然也愿意相信。” 颜子衿不语,毕竟她并不清楚玲珑为什么要在见到长公主后,将这套针法交给她,虽然玲珑曾说这针法是她家中祖传,可在长公主眼里,似乎算不得什么贵重的。 “说起来,那幅图你绣得如何了?” 听到长公主提起这件事,颜子衿想是小时候被先生choucha课业一般,身子一颤开始局促不安起来,见状长公主却是笑了笑,故意拉长了声音揶揄道:“我本来也没报什么期待,颜淮好不容易寻到你,哪里会放你分心去做这些事。” 脸颊顿时扬起一阵嫣红,可颜子衿又立马感到不安,毕竟知晓了长公主的身份后,对于她知晓自己与颜淮的事情,心里总是有几分警惕,之前本想问颜淮,然而总是被其他事情打扰。 “别担心,这件事我不会说的,”长公主似乎看出她心里不安,笑了笑倚着凭靠道,“我也不是什么闲着无趣拿着这事乱说的人,再说了,你们这事比得上汉王那件事?” “这——” “你就算不信我,总得信颜谨玉,你说呢?”长公主用手撑着头,换了个比较舒服点的姿势,“如果你非要说一句事出有因,你就当我也曾有过求不得吧。” 心中猛地咯噔一声,颜子衿只觉得后背发凉,身上冷汗直冒,她咬着唇,目光忽地慌乱地四处躲闪,可车厢终究还是过于逼仄。 “殿下……汉、汉王……您……” 然而长公主却摇了摇头,颜子衿感觉自己已经快吓得晕厥了,毕竟如果不是汉王,那另一个人难不成…… 长公主见颜子衿吓得脸色都有些发白,忽地哈哈大笑起来,笑得眼泪乱飞,许久这才连忙开口解释道:“你误会了、误会啦。” “什、什么?” “想什么呢,我自是有求不得,但也不是你想的那样。他已经成亲了,我也该放下了。” “……” “我已经有过一次求不得,自然也看不得别人这样。这世间,易求千金屋,难得有心人,既然遇到了,我为什么不帮一帮呢?” “殿下……” “只是这条路今后走得艰难,你总得想好了才行。” 长公主说着,目光落在颜子衿腕上的白玉镯子上,之前颜淮重金求她帮他寻一寻,她只当有什么特殊意义,等寻来后问起缘由,颜淮只说颜子衿以前不小心摔坏了一只,缺了的总得补回来才行。 正好周娘子备了茶点回来,想着舟车劳顿,长公主也不留颜子衿继续说话:“那万寿图确实与杨琬之有关,不过得等你绣好了我才能继续告诉你,其他的,我想你不如去问问颜淮,他知道的可比我多多了。” “殿下可知玲珑jiejie葬在何处?” “之前听颜淮提起过,似乎在——” “启禀殿下,漓江郡郡守求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