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- 经典小说 - 《玉壶传》(骨科)(兄妹)(np)在线阅读 - 第一百四十二章

第一百四十二章

    

第一百四十二章



    一百四十二、

    “还早,等过段时间吧。”李灿云甩着刀柄的穗子,歪着身倚着靠背,“你弟弟挺有天赋,等他考完试来我们大理寺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又管不了考试,做不了主。”

    “你去求宋钧仙不就好了,他本事大,分个人过来不是轻轻松松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他前脚cao作,后脚就被他父亲打断腿。”

    虽然是玩笑话,但李灿云显然很想看看这个热闹,不过他没有说出口,而是起身活动活动筋骨,念叨着人才要从娃娃抓起,先把颜明搞定了,到时候不怕颜淮不会为了弟弟去打点。

    没有跟着李灿云他们去围着凑热闹,颜淮坐在屋里等着颜明玩够一起回去,小拇指勾着扇坠的流苏,打算着是该抽个时候带颜子衿回临湖一趟。

    她自从在锦楼出事以来,总是一副患得患失,昨晚那个样子想必又是听到了什么,更别说颜子衿如今及笄,有些人因为颜家,也开始从她这方面打算。

    带颜子衿回临湖,一是想着避一避这京中波诡云谲的势力争斗,二来她从小在那里长大,父亲葬在老家,去了说不定还能帮着解解她的心结,最重要的,便是求得颜家族长,也就是祖爷爷的肯许。

    颜淮知晓自己的这个决定不是小事,颜子衿顾及着这点,一直不肯答应也在情理之中,他想要是连祖爷爷也点头了,起码家族这边不用担心。

    心里打算着等靖州一事结束就带颜子衿回临湖,此时颜明总算结束来找他,两人拜别了大理寺众人准备回去,可李灿云等人送至大门时,却见宫中禁军守卫不知何时在门口候着。

    主事的人见状忙上前迎接,只见从守卫身后走出一个年老宫人,他朝着众人拜了拜,又冲着颜淮拜道:“听闻颜小将军在此,老身这才贸然前来叨扰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找我是有何事?”

    “陛下口谕,命老身请您去宫里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锦楼自宋家小姐当着众人自缢而亡后,生意便一直低迷,毕竟一个大活人,大理寺都来搜了无数次,怎么就没发现藏在他锦楼这么久。

    掌柜的叫苦不迭,他对天发誓,自己真的不知道那宋家小姐何时被囚在店里,之前也曾有伙计进去瞧过,根本半点也看不出来有女子居住的痕迹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大理寺的人查出,那群贼匪绑了宋家小姐后将其藏在箱中,扮做商人入住锦楼,那箱子并不大,自然而然便被以为是行李。

    那群贼匪出去时喂了迷药将其关在箱中,等回来后再从中放出折磨,故而这么长时间里并没有人发觉,这才勉强还了锦楼老板的清白。

    宋玟大概是自那回出事后,头一次来到锦楼,他换了衣衫又戴了满脸的胡子,来得隐蔽,又在一路上不时四处观察着,故并未有人发觉他来到此处。

    压低了声音打发走上前招呼的伙计,宋玟命随从在屋外守着,自己径直推门走入一处雅间。

    “我还以为你那次被吓了不轻后,再也不敢来锦楼了。”

    屋里等候多时的颜子衿见宋玟进来,这才取下帷帽开口道:“越是被人这样认为,便不会有人怀疑我会来此处与你见面。”

    “佩环说你要见我,我还愣了一会儿你是不是写错字了,”宋玟在颜子衿对面坐下,随即正色道,“我知道你想问什么,谨玉这回事情有些大发,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小施说,兄长是在大理寺门口被陛下的人带走,到现在留在宫里已经整整三天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“之前有人借着汉王的名义打算闹事,被镇压后有人举报,其中几个主谋曾经与谨玉交往过深,而且事情发生前谨玉还见过他们,陛下这才命人将暂时他扣在宫里。”

    汉王汉王,一听到这个名字颜子衿脸色也不由得一变,虽然此事发生时她刚出生没多久,等到她开始明事理时也过去了好几年,但过去并不代表不知道。

    汉王是先帝第六子,当今陛下的皇六弟,当年汉王费尽心血终于得以迎娶京中第一才女,夫妻恩爱举案齐眉,一时传为佳话。

    可谁知先帝也对此女觊觎许久,被儿子抢了先还不肯罢休,趁着汉王领兵出征北夷之时,借皇后身体不适为由召了汉王妃入宫,趁机抢占了她。

    公媳之间传出这样的龌龊事,更别说是皇家,一时间举国哗然,皇后被生生气死,朝臣更是在朝堂上指鼻怒骂,可先帝不仅将这些臣子关入大牢,更是不顾众人劝阻强立汉王妃为后,后来在神山封禅时命其随行。

    爱妻被占亲母因此被气死,汉王不顾北夷来犯,率领亲信杀往神山所在的蜀州,也因此将北境拱手相让于北夷。

    最后是当时身为太子的当今陛下率兵镇压,这才将北境夺回,又回身处置弑君的汉王,此时汉王妃已经被先帝下令处死,汉王万念俱灰甘愿被伏。

    只是此事不过是个开头,因此引发的双王之乱则是后话。

    汉王在如今成了禁词,而他不知生死不知所踪,有好事人传言汉王未死,汉王遭遇闻者唏嘘,也对当时陛下所为有所微词。

    “借汉王之名搞事之人不少,但多少是真为了他惋惜就不得而知。”宋玟轻言道,“此回自然也是。”

    “此番被陛下请去宫里的人,都有多少?”颜子衿沉吟一会儿,缓缓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四人。”

    “哪四人?”

    “宁国公府二房的长子、张将军的嫡次子、刚就任的翰林院编修张捷、接着就是你哥哥。”

    “可有人入狱?”

    “除了那几个主谋,其他的没有。”宋玟说完见颜子衿一瞬间松懈下来,此时端起茶盏便听她道,“换一盏吧,茶凉伤胃。”

    “凉茶去火定神,此刻正好,你可以试试。”

    “此番多谢钧仙兄长。”

    “举手之劳而已,不过你这么费尽心思找我来见面,就只问这些?”宋玟抓了一块酥点,再来的路上他在心里一直打着草稿,毕竟这事一出,连宁国公府上下都慌成一团,更别说颜淮可是颜家顶梁柱,他一被关指不定颜家要乱成什么样。

    “足够了。”颜子衿轻笑道,“听了钧仙兄长这几句话,想必兄长并无什么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宋玟坐直了身子,“怎么说。”

    “朝堂之上的事情我虽不怎么知晓,但随母亲拜访过宁国公府,得知二房的伯父早逝,只有夫人带着两位儿子过日子,这两位公子一直随着小国公爷读书长大,也是明事理懂世道的人,而且听闻这位大公子一心只扑在脂粉香挂,簪钗环饰上,家业全然交予二弟,怎么会忽然参与其中;而张将军嫡次子身子欠佳,不常出门,更不像是能与这些人接触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那张捷呢?”

    “锦娘虽不认识,但想着他们既然要闹事,想必早已谋划许久,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来,一位刚就任的翰林院编修,此刻忽然拉拢,怎么看都不应该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这四人与这件事都无干系?”

    “不敢断言,但此事都未涉足过深就是了,既然如此,陛下留他们在宫里想必也不是怪罪,反倒是护着了。”

    “平时怎么没注意到你对这些事情看得也这般透彻,”宋玟听闻忽然笑出声来,想着自己多虑,摇了摇头继续道,“看来,我倒是不必再费心找人给你哥哥托话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