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- 经典小说 - 《玉壶传》(骨科)(兄妹)(np)在线阅读 - 第一百零九章

第一百零九章

    

第一百零九章



    一百零九、

    颜子衿见她露出这样的表情,察觉自己多言便立马不说话,等走了一会儿,宋珮才轻叹一声,有些无奈地开口道:“宋家有家规,家中子女嫁娶不得与皇室或者三公嫡系沾染关系,即使有人实在无法妥协,三服之内也是万万不能考虑,除非自愿从家中除籍。二哥他,没有办法,也没人同意他这样做,所以……”

    “钧仙兄长心里早已有意中人了?”

    “宋家与慕家,绝不能有半点姻亲关系。”

    慕家。

    颜子衿大脑有短暂地空白,随即眼前莫名闪过一道温婉的背影来。

    “珮环jiejie……”

    宋珮冲颜子衿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,随后才缓缓道:“这不是什么秘密,大家也多有流言,不过二哥没有亲口承认,谁也不敢明说。”

    颜子衿目光落在前方还在同颜淮絮絮而谈的宋玟身上,太子和慕棠的大婚已经过了好一段时间,即使那个时候因为李尚书的事情朝中风波不平,可太子大婚哪里能因这等事耽搁。

    那时颜子衿虽已经跟着宋老夫人来到别庄,但也一齐参加了婚礼,不过考虑到颜淮他们那时已经开始着手,所以也没有多待,席后宋老夫人拜别了皇后娘娘就带着她们离去。

    临走时颜子衿无意间在殿外瞧见宋玟一眼,他独自站在湖边凉亭里,把玩着酒盏不知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那时颜子衿只以为他是在避开席上的酒会,没有细思,如今听宋珮这么一说,再次回想起来那时的情景,心里莫名感到一丝怅然。

    颜子衿还记着那天慕棠的嫁衣精致华贵到让人难以移开目光,凤冠上的东珠更是世间孤品,更衬得新娘子娇靥动人,可她却不由得想起来早已被自己付之一炬的那套嫁衣,相比之下,慕棠这一身竟还要逊色几分。

    胸口莫名一窒,颜子衿不动声色地压下不适,强迫着自己将那些东西统统忘掉,半点也不允许再想起来。

    四人来到宋老夫人所在的暖阁,早已有婢女将茶点准备好,待得众人落座,宋老夫人这才开口询问起颜淮近况,颜淮不敢怠慢,恭敬地一一回答。

    宋玟闭气凝神只低头喝着茶,半点不敢将目光移到那边去,只希望宋老夫人千万别提起自己,颜子衿坐在下方,正好能瞧见对面的宋珮已经跃跃欲试,准备给宋玟来一个惊喜。

    “嗨呀,想着你们好久没来,差点忘了还有人没到呢。”宋老夫人忽然一拍手,忙召来金雀儿道,“快去瞧瞧瑜公子到哪儿了,他说去书房找书一会儿就来,结果现在都没瞧见人影。”

    金雀儿应下快步走出暖阁,宋珮不明所以地看了一眼宋玟,宋玟回了她一个“我也不知道”的表情,又冲她比了个“怎么回事”的眼神,宋珮更是茫然,她从未听说过别庄什么时候多了个瑜公子。

    “怎么,京城待久了,傲气了?一个个贵人多忘事,”宋老夫人放下茶杯,看了一眼两兄妹,又将目光在颜子衿身边瞥过,“老家四房的大儿子,守柏堂叔家的宋瑜,以前小时候你们不还跟在他屁股后面喊瑜哥哥的吗?”

    “啊——”宋珮恍如大悟地敲了一下手,“他什么时候来的?”

    “今早刚回京述完职,听说我在别庄,下午这才得了空前来看看我,我也好久不见,就打算留他住几日。本打算等用晚饭的时候再叫你们来见见,阿瑜听说书房里的有几本典籍,坐也坐不下便急着过去,正巧你哥哥同颜小将军来了,一时顾着说话就忘了他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,便听见暖阁帘响,一个身着苍青绒袍,红绸束发的英气公子迈步走入阁内,见屋内坐了这么多人,他也不疑,只径直上前冲着宋老夫人拱手拜道:“孤本难寻,世宇一时沉迷竟忘了时间,还望老夫人饶我这回。”

    颜子衿见他背生松柏身似玉山,又听见他提起孤本,心想此人莫不是也翻到了自己前不久找到的那几本书,不由得多瞧了几眼。

    收回目光独自品着暖茶,想着他们自家人说体己话自己只管闭声陪着,颜子衿随即将注意力落在手绢的花样上,但还是留了只耳朵去听动静。

    宋家七房,唯有宋玟他们这一房才是主家,其他几房皆回到老家主宅照料事务,宋瑜正是如今四房一家的长子,年长宋玟宋珮两人三岁。

    原本宋瑜是该接过父亲的职责,可他心性自由,实在不愿待在主宅里和方药渡过一生,说服族中长辈后独自一人千里迢迢仅仅赶考,年纪轻轻便一举中了进士,如今拜职集贤殿,以鉴语司揽云使的身份在大齐四处巡查中。

    “鉴语司是个什么地方?”颜子衿听着不解,集贤殿她自然知晓,但她却从未在颜淮或者宋珮他们口中听说过鉴语司这个地方,更不用说揽云使这个职务。

    “鉴语司乃当今圣上新设的部门,自殿下登基以来,便下令众臣着手整理修缮一部广记天下万物的典籍。于是集贤殿最初从部门选出上百人成立鉴语司,专管典籍收录整理一事,如今算来也有整整六年。”宋瑜见颜子衿问起,耐心温声回答,“但只呆坐在屋中对着那些不知何时撰写的古籍字字斟酌真假,不仅耗费心力,反而显得滞后,揽云使便是因此而生,奉陛下与鉴语司之命,踏足大齐江山各处,对古籍亦或众人口中所传事物,查漏补缺,以保大典的顺利完本。”

    “所有的,包括传言吗?”颜子衿也忘了自己何时将注意力移到宋瑜的说话上,不由自主地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自然。”

    “即使是他人口中的传言?”

    “传言也要分是何种,若是当地流传的故事轶话,自然当录入杂录中,就如同闵地当地人流传的兔娘娘,能众人皆知自然是有它的道理,也有将其记录下来的资格,不过若是能查出出处自然更好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故事我知道,”颜子衿听见宋瑜提到自己熟知的地方,立马来了兴致,“我曾经在《云霞游记》里见过,据说是当地保护迷路孩童的神明,因为兔首女身,于是被供奉为兔娘娘。”

    “姑娘原来看过《云霞游记》?”宋瑜一时间面露欣喜,冲颜子衿笑道,“此书乃家师所著,幼年得她所赠,也正因为如此我才立志参加科举加入鉴语司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公子师父竟是云霞客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她早已不叫此名,在寺中静居一年以后改唤慈音婢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位大师如今在何处?”

    “我寻了她两年还是无果,也不知她如今在何处。不过此书已经是家师以往所著,兔娘娘故事其实还有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。”

    颜子衿还想再问,可一时才发觉只有自己在这里孜孜不倦地开口,众人早已不做声,一时有些羞惭忙住了嘴。

    “瞧你们聊得这么投机,反而不想打断了,”宋老夫人呵呵笑了几声,“但总不能一直饿着,等用了饭你们二人再聊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宋老夫人此话一出,颜子衿自然也觉得自己不应再问下去,刚才一时兴致逾了规矩,于是饭后也不多待便同颜淮告辞离去。

    宋老夫人打着灯一直送她到门口,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,她瞧着极为喜欢颜子衿,拉着她说了好一会儿话,还对宋珮玩笑说要是颜子衿是宋家的姑娘就好了。

    颜子衿听着有几分不对,但还是礼貌应着话,她心中还惦记着几分之前宋瑜说的另一个关于兔娘娘的版本,只不过目前看来此事也只能成为一个遗憾了。

    坐在车中闷想了一阵,颜子衿还是有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,下意识回头一看颜淮正默默地盯着她,心里不由得一跳,下意识地防备起来。

    “刚才在想什么呢?”

    “什么都没有,一些小事情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还在惦记那个故事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兔娘娘的故事,你那会儿不是想问另一个版本吗?”

    “多言失礼,不知道便不知道了。”颜子衿说着又偏过头低声念叨着,“反正已经知道一个了。”

    “在闵地南部一些少部分地域也有兔娘娘的传说,只不过他们口里的兔娘娘并不是什么保护小孩神明,相反还是专门用来吓唬不听话小孩的妖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