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
第一百零三章
一百零三、 宋家的温泉庄子在城外数十里处,那里无意间被人开采出好几处泉眼,除开出水小的几处没人要,其他的没多久便被京中的达官贵人们占干净修了别庄。 颜家在那里也有一处,是颜淮几年前想着秦夫人身子不好,听说温泉水对身子恢复有好处,便特地向他人高价买来重新修缮一番,秋冬之时,颜子衿偶尔也会陪着秦夫人来此小住一段时间。 不过比起宋家,她只能说一句自家寒酸罢了。 颜淮和宋玟亲自送了她们出城,面对祖母宋玟难得的正经,等到车马都走远他这才松了一口气,摇着扇子道:“人都走了,你总该放心了吧。” “这回多谢你帮我。” “小事情,祖母被环儿整天往外跑折腾得头疼,你meimei这样乖巧,她喜欢还来不及。”宋玟可巴不得有人帮着教教自家小妹,上次生辰宋珮送了他自己亲手绣的锦囊,结果因为自己被上面歪歪扭扭的鸭子逗笑了一声,便被宋珮拿着剑追着满院子跑。 天可怜见,换谁也认不出那是大雁啊! “你要收拾李家我举双手赞成,而且别担心,你不知道李家二少爷把事情抖出来以后,席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憋着气,就算你不说也有人会帮忙。”宋玟想起那晚发生的事情,随心如他也露出几分鄙夷,他哪里想得到李尚书此人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。 “就怕他身后的人还是要保他。” “不会的,李尚书本就是个推出来的靶子,替他们暗中牵线搭桥的人。不然怎么会忍他到这样的地步,如今惹了众怒,自然不会费心费力护着。” “可惜李尚书竟然看不出来。” “读书读傻了。”宋玟冷笑一声,随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,用扇子敲了一下颜淮手臂揶揄地小声道,“那天我见你着了他的道,后来你……嗯~怎么处理的?” “没什么,忍忍就过去了。” “你还是人吗?”宋玟一挑眉,不可思议地看着颜淮。 “在军中时候已经习惯了。” “妈的,你别是个石头精吧?这都能忍。” 颜淮不想再为此事搭理宋玟,调转马头准备回去,宋玟策马追上他,从怀里掏出一张字条:“给。” “这是什么?” “这尚书位置这回他李家一定保不住,这么好一个肥差怎么会没人惦记着?据说这是陛下考虑的人选,你们自己决定,就当我什么都不知道。” 颜淮看了一眼字条上的名字,有些意外地看向宋玟,这上面的人选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,只是宋玟没有回答他,而是悠哉悠哉地哼着曲儿,颜淮见状低声道了句多谢,随即将字条小心收在怀里。 颜子衿对这位宋老夫人不算熟悉,只是曾经与宋珮在一起见过几面,印象里是一个爱笑的和善的老人家。 据宋珮说自家祖母平日里喜欢练字拜神,或者品茶听戏,瞧着是个喜欢热闹的人,但对于别家送来的请柬却又一律无视,要是实在无聊了,就抓着宋珮宋玟两个乖孙说话,宋玟这么多年被念得怕了,时常找由头脚底抹油留宋珮一人面对,因此她常常这个事儿对宋玟怨气不小。 虽然在宋珮口中自家祖母只是个爱念叨爱热闹的老人家,但颜子衿在母亲口里听过这位宋老夫人的事迹,也是一位传奇女性,而且还是大齐如今唯一一位同时封君的夫人。 当年上巳节,还是宋家少爷的宋大太爷对还是尚书小姐的妻子一见钟情,求娶多年这才将心爱之人娶到手,婚后二人鹣鲽情深恩爱非常,宋家更是在他手中愈发兴盛,只可惜水满则溢月盈则亏,君疑臣诬,宋家一时成为众矢之的,虽最后总算保下家族,但为此身心交瘁,人在壮年便急病离世。 “那时大爷爷刚离世,大奶奶打击太大,生下大姑姑不久便病逝了,祖父那时才十五岁,身子多病羸弱,本来谁也没想着会是祖父,结果这一变故下来,看了一圈,竟就只有祖父一人担下这个担子。”宋珮牵着颜子衿的手缓缓走在别庄内院的花廊下,她们回来安顿好以后要去向宋老夫人请安,但嬷嬷说宋老夫人在礼神,于是两女便打算四处逛逛。 “宋家虽然再怎么样,也不是那些人能撼动的,但是这般变故要缓过劲也需要时间。那时祖母刚嫁过来,力排众议,先将大姑姑留在身边悉心抚养,又与祖父一路扶持,只是祖父身子本来就弱,结果积劳成疾早早的也去了。”宋珮甩着腰上的玉佩,依靠着花廊休息,“那时爹爹和伯父才几岁,祖母还怀着小姑姑,恰逢又遇上东王叛乱,是祖母当机立断,一边带着孩子,一边帮着老先皇镇压住了这场大乱。老先皇感念宋家和祖母的恩情,在祖母已经是一品夫人的情况下又追封为君位,也因为这下,祖母才有所喘息将几个孩子抚养长大。” “老夫人当真是个传奇人物。” “是吧是吧,爹爹第一次跟我说的时候我可是一万个不相信呢。虽然宋家力量不止于此,但要如何最大化的运用它却不是谁都能做到,祖母说爹爹如今也没学到全部,伯父回老家管事,姑姑们早就嫁人,大哥早早跑了出去,就剩二哥还在这里。”宋珮说着不服气地哼了一声,“结果他一身纨绔样子,哪里像是能担起宋家的模样。” “可我瞧着钧仙兄长虽然表面是这个样子,但心里明镜似的,不是有句话吗,叫‘不露圭角’。” “他是这样的人吗?”宋珮实在没办法将自家二哥同这个词联系起来。 “是的哦。” 两人正聊着,见宋老夫人屋里的嬷嬷走来说老夫人已经在等着她们,随着宋珮走到外屋,只见好几名年长的老嬷嬷正在默默地添香时花,点烛捧绸,屏风里侧能隐约瞧见宋老夫人正坐在软榻上瞧着身旁矮桌上的东西。 听见屏风外有动静,这才放下洋镜看向门口,宋珮与颜子衿一起走到正中向宋老夫人请安。 “好久没来了,也不知道花廊那边的野菊长得如何?” “如今天气渐渐凉下来,大概再过几日花就开了。” “这些事情你倒是记得清楚,让你陪我瞧纹样你就忘得一干二净。”宋老夫人说着嗔怪地朝着宋珮哼了一声,随后又笑吟吟地看向颜子衿,“我之前瞧见过你母亲手里的绢帕,听她说是你亲手绣的,我可好久没瞧见绣工这么好的姑娘,这几日正想着准备新的扇面,你来替我瞧瞧。” 颜子衿小声应了,有嬷嬷上前扶着她坐到宋老夫人对面,矮桌上摆着好几个绣在巴掌大丝绢上的扇面纹饰,宋老夫人拿起其中一块递给颜子衿:“我瞧着这蜀绣不错,你觉得呢?” “蜀绣自然是极为名贵的,只是要是用在扇面上多了些重量,不若用成苏绣,将丝劈到最细绣在扇面上,即使再如何复杂,最后拿着也轻巧。” “说的也是。”宋老夫人恍然大悟地点点头,“正好我这里有好几幅苏绣,你也替我瞧瞧。” “祖母,我可还跪着呢。” “反正你起来对这些也说不上什么,跪着吧。” “祖母——” “好好好,起来吧。” 宋珮见自己老办法依旧奏效,便喜滋滋地起身坐到一旁喝茶,反正有颜子衿陪着,这些事她比自己懂些,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祖母问三句自己才憋出一句来。 “我见这幅寿桃不错,裱起来当装饰也好看。”宋老夫人指着身旁丫鬟们举着的绣品说道,颜子衿瞧了一眼,花样是好,可针法却有些不对,细看下来倒像是拼接而成的,于是开口道:“这幅我看着针法像是中途换人补绣的,一眼看不出什么异样来,但要是仔细顺着走针来看,还是能瞧见中间的断处,平时这点小意外无伤大雅,但既然绣了寿桃那意义自然不同,总得求一个好寓意才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