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不投降
绝不投降
国际笔会?”卡尔有些犹豫的重复了一遍。 戈蒂点点头,继续说,“我还想参加伽利玛出版社的译本项目。” “小姐,如果您想,这个我可以安排……”但随即卡尔擦擦自己圆圆的镜片,委婉地说道,“但国际笔会……能参加国际笔会的都是些主流获奖者和院士,都是行业里的顶尖人才,就算是个不起眼的翻译也要求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,而您毕竟只是………” “所以我才应该在那里不是吗?”戈蒂给卡尔先生倒了杯茶,“所以我更应该到那样的地方去学习。” 戈蒂说,“俾斯曼叔叔说我想要什么都可以的。”她最后笑了笑,“别担心卡尔先生,我只是想去涨涨见识,哪怕以应侍生的身份。” “您肯定能办好的对吧?” 卡尔走后,戈蒂回到房间独自看信。上校先生惜字如金,但好歹能看出来他们进展顺利,天气越来越冷,恐怕俄国已经开始下雪,广播里天天都是帝国取胜的好消息,或许一个多月后的圣诞夜他们就能重聚。 戈蒂把信锁进抽屉里,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她很少给他回信。她倒在书桌上,手指伸进裙摆里,一边拨弄着玫瑰花,把所有想说的话默默告诉上帝。 第一场雪结束不久,第十九装甲军以惊人的速度推进至克林市。身后不到五十公里就是莫斯科,帝国的胜利近在咫尺,内政部已经开始计划起取胜后在红场的阅兵仪式,这个消息振奋了因连日作战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,受伤和死亡在信仰的鼓舞下很快又有了意义,于是大家叫嚣着要到克林姆林宫的塔尖上撒尿,唱着即兴改编的俄语版《莉莉玛莲》。 “在莫斯科的门前……” “有辆抛锚的坦克……” “那是我的坟墓……” 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——” “天气越来越冷了……” “是啊……别担心,等拿下俄国人我们立刻就能回家。” “说得没错……说不准还能赶上我孩子的出生……我的莉莉在我走的时候就一个多月大了……”老实说,他和俄国人也没有那么大的仇,能不能站在克林姆林宫上撒尿远不如他的莉莉来的重要…… 忽然士兵们变得安静,通通拉扯着军装站起身,并快速从中间让出道。 “长官!” “长官……” “长官!” 海因里希从车上下来,对两边行礼的士兵点了点头。这位年轻勇猛的团长最近又立战功,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走完许多军官半生都无法企及的晋升之路,自进入东线战场后,手上的实权早已与少将无异。尽管因年纪限制目前军衔仍是上校,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将成为陆军部队史上最年轻的将官。 然而这位刚刚才又获得封赏的上校先生此时看起来并不怎么高兴,确切地说,他已经很长时间都是这副冷冷的样子,然而这恰恰符合大家对战斗英雄的幻想,士兵们对上校崇拜不已,只有艾希礼担忧地看着长官的背影……他叹了声气,点名士官和尉级军官进屋汇报。 十一月,寒潮来临,气温骤降,将一切的美好愿望都封冻在俄国的大雪中。 柴油冻成了蜡,枪栓卡死,坦克发动机必须两小时点一次火,否则将成为一堆废铁。帝国战无不胜的闪电战在大自然的威力前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。 “这他妈什么鬼地方?!”不知道谁喊了一句。烂泥,到处都是烂泥,连走路都成了问题,更别说拖着军资前进! 前方是一望无际的白,狂风则像鬼啸般令人生寒。“该死的俄国……!该死的斯拉夫人……!”黑夜中没有尽头的大地吓得半夜在战壕中被冻醒的士兵不由得怒骂! 大部份德国士兵因笃定能在冬季前结束战斗,因此保暖装备严重不足,而焦土政策让他们现下连根可以燃烧的木头都找不到。士兵被冻得无法行动,因严寒导致得伤亡一时竟超过在战场上的损失。 海因里希穿着戈蒂准备的棉袄,站在坦克上和前线的将士一起吹冷风。多次汇报无果,元首坚持“不惜一切代价继续进攻”,他的人正在遭受无意义的伤亡,而此前多次强调的T34的威胁也始终没能等到上边的重视。 目光所及的城市全部被轰炸成废墟,浩瀚的夜空中,苏军的喀秋莎一枚接一枚的飞过,火炮将整片大地炸的轰隆作响,距离莫斯科只剩三十公里,帝国的军队却难以再前进一步。 除了该死的暴雪让坦克履带举步难行,更有苏联人用人rou筑成铁墙,机关枪扫射过去,前一排倒下,后一排立刻冲出来。许多人别说连正经的军服,连一杆枪都没有,穿着破烂的棉衣举着农具和板凳就敢扑过来,用宁可牺牲一条命也要咬下敌人一口rou的狠劲像野兽似地扑向敌人的营地。 “首都就在身后!!我们已退无可退!!为了人民!!为了祖国!!向前冲同志们!!向前冲!!!” 红军政委冲在最前锋,在风雪中决然高喊,随着一记枪响,他的头颅炸成了碎片,另一个迅速顶上,朝前狂奔, “不要停!向前冲!告诉你们的妻子和mama!我们不是孬种!!我们绝不投降!!我们的孩子绝不说德语!!冲啊!!乌拉!乌拉!!——!” “乌拉!!乌拉!!” 人群发出咆哮声,被冲散又聚拢,军人、学生、农民……甚至是孩子,他们跨过尸体,义无反顾地冲入血色的战场中,只因身后就是祖国最后的防线,他们已无路可退。